查看原文
其他

动画相关行业,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 周末话题趴

2017-06-18 越KOE 动画学术趴


本月九号,NHK电视台制作了一期节目《2兆日元↑动画产业的背后……》,引起了日本业界的很大反响。



这么大动静,还引起了日本动画从业人员那么大的共鸣,这期节目到底讲了什么呢?


《2兆日元↑动画产业的背后……》的主要内容


该期节目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年产300部,市场规模约两兆日元的日本动画,正处于空前的繁荣期。然而业界的生态却与这种繁荣相距甚远。


根据JAniCA的《动画制作者实态调查报告2015》的数据显示“动画担当”的年均工资约为110万日元(约为67766人民币)。因为热爱动画而加入业界的年轻人,往往因为工资太低,半年左右就辞职了。


在日本,规定劳动条件最低标准的法律名为劳动基准法,而日本动画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已经远远低于最低标准了。


在去年产值突破2兆日元的背景下,为何动画制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如此之低。节目分析认为源头在于制作委员会制度


制作委员会一般的成员包括电视局、电影公司、广告代理点、出版社、以及一些大型制作公司等等。这个阵容组建的初衷在于分摊制作风险,通常情况下,相对成功的作品最多占总作品数的三分之一,像是成为话题作品的就更加凤毛麟角。制作委员会的成立有效的分摊了制作风险与制作成本,本身是日本非常有特色的商业制片模式。



但是制作委员会在明确企划之后,往往会委托制作公司进行创作,制作公司将进一步雇佣“承包商”也就是真正制作动画的人。这部分人没有动画版权,也就不可能取得作品发行后的后续分成。委托制作费几乎就已经是他们能获得的全部了。


日本目前的动画制作公司的现状是每四家公司就有一家赤字。节目进一步采访了动画公司,得到了下列数据。


30分钟的动画,一般需要绘制3000张以上的画面,但是给动画师的报酬是每张200日元(约为12元人民币),而熟练动画师每天完成20张基本就是极限了。该片中显示,动画师一个月的大概收入是10万日元(约为6160人民币),换言之年均收入也就120万日元左右。这还是在全职的基础上,目前的动画制作公司只有15%是正式员工。


那么120万的年收入,在日本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呢?


据2015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排名末尾的青森县,就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是352万日元,而排名第一的东京都就业人员人均收入达到580万日元


质言之,即便是动画师中的佼佼者,也难以达到日本年收入的平均标准。


节目采访了以兼职身份从事动画创作的年轻人阿久津彻也。他的年收入包括了动画制作和各类打工所赚取的报酬,合计在100万日元左右,生活得非常艰辛。


除了阿久津彻也这样从事原画或中间画创作的动画师以外,学术趴之前介绍过的“制作进行”这项工作的工作环境也不容乐观。每月的加班时间超过100小时(日均超过3小时),节目中这位接受采访却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制作进行,在从事工作半年以后,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当节目在谈到具体的解决策略时,一方面提出应颠覆现在的业务管理的惯性思维,转向更为科学的流程管理,以及采用三维制作等形式,以减轻工作量


关于这个科学的流程管理,节目中具体指得是利用电脑进行工作量、人员配置及其工作现状的统计分析,用图表的形式更为直观的传达出目前的工作进程,算是承担了半个的制作进行的工作。这样做据说降低了30%的成本



另外,节目还提出了通过新的制作手法来实现效率化。采访的公司能够实现全员上午九点上班,周六日休息这种在动画业界比较奢侈的工作环境。之所以可以这样,是因为该家公司采用了能够大幅减少作画数量的新技术,以汤浅政明的新作《宣告黎明的露之歌》中以人与少女露荡秋千的镜头为例,这样的制作手段节省了八十张画面。



同时节目中还提出了一些宏观调控的措施,比如体制健全的动画制作公司以税率上的优惠政策等。但最终能否扭转现在这种“黑色劳动”的局面,还需要留待时间来检验。


横向对比漫画行业与配音行业


其实不仅是日本动画业界的生存环境如此糟糕,包括其相关产业,漫画与配音业界也是类似的状态。



据《东洋经济》的报道显示,日本漫画家中大部分人如果单纯依靠绘制漫画来挣钱,那财政将处于赤字状态。


在周刊连载中的漫画家每月可以获得一页数千日元到数万日元不等的报酬,这个是有漫画家与出版社之间决定的。当然出版社有腰斩作品的权力,为了能够继续连载下去,作品必须能保有一定的人气。这对漫画家来说是核心考验。


漫画家另外的一部分收入来自于出版印税,就是指单行本销售后,漫画家可以从每本单行本中提取8-10%的收入


以漫画家中村珍为例,她在绘制《羣青》是每页的稿酬在9500日元到1万2350日元,但是这笔报酬还要支付助手费、交通费、画材等费用,常常是收支不平衡的状态。中村小姐已经可以发行单行本了,财政状况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不少新人漫画家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近几年日本出版行业也并不景气,进一步的受众细分成为出版行业的重要策略。漫画家在这样艰难的经济条件下,不少也逐渐支撑不下去。不少漫画杂志将视点对准了发行同人志的作者,希望将他们变为杂志的储备军。《黑执事》的作者枢梁就曾经从事过同人作品的创作。


日本的漫画主战场虽然在纸媒,但网络连载漫画同样也有人气作品时不时的出现。但是同样能养活自己的也是凤毛麟角。


另一方面,声优行业只能说更加的艰难。


高昂的学费


首先,一般进入声优业界主要有这样几个渠道:


1声优专门学校。代表人物很多,神谷浩史、置鲇龙太郎等


2剧团。代表人物:坂本真绫、入野自由


3其他演艺界人士。这个面就很广了,女子偶像组合、演员、足球运动员甚至动画导演都有参与到配音工作中去的。这种形式其实国人比较熟悉,陈佩斯就曾经为《宝莲灯》中的孙悟空配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毕竟隔行如隔山,也存在许多失败案例,比如宫崎骏导演的《起风了》中主人公的扮演者庵野秀明……


其中声优专门学校是主要的进入声优行业的渠道,一些大型的声优经纪公司自己就有专门学校来培养后备军。但是这些专门学校的学费还是很高的,而且并非你进入学校顺利毕业就能够踏足业界的。


以青二事务所的青二塾为例,一年光学费要花费110万日元。而这之后即便作为新人留待考察,也可能被告知需要离开,具体可以参考《那就是声优》那部作品,不少场景描绘的十分真实。



边打工边配音,勉强生活


不少年轻人抱着我喜欢动画,想要为动画配音的想法进入学校,缴纳了高昂的学费,结果发现千辛万苦进入业界之后,业界的生存环境比想象中要糟糕很多。遇到下图这样风格的导演还在其次。



新人配音演员一集的薪酬大约是15000日元,而且事务所需要抽取一部分,到手应该不足10000日元,作为新人,还很有可能一个月都接不到工作,因此不少配音演员要靠打工养活自己。


给动画配音仅仅是声优工作的一部分,包括游戏机厅的弹子机、电视节目的旁白、广播剧等工作,为了生活,声优们往往来者不拒。早年间声优小野坂昌在拍摄治疗花粉病的药物广告时,被要求一口气吸入大量花粉,以营造花粉过敏的效果,结果真的因此染上了花粉过敏症。但电视广告的支付的酬劳比较优渥,因此也很难拒绝。而像弹子机的角色台词录制工作则需要“声嘶力竭”的喊出来,非常损嗓子。


与此同时,近年来声优偶像化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很多情况下不再以演技与声线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加上近两年的声优赏都把大奖颁给了圈外人(第十一回声优奖最佳男女主大奖被《你的名字》男女主演员神木隆之介和上白石萌音取得)。业界的生态收到了进一步冲击。



这个事儿其实十分值得细致的研究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将这个话题当做一个研究的起点,在这里篇幅有限,不再详细展开。若是诸位感兴趣,以后学术趴再写一篇相对完整的业态介绍文章。


盘点了日本业界生态,学术趴其实一直期望能有一个组织,真正实实在在的对国内动画、漫画等产业的实际现状进行一个调研,目前这个选题,学术趴也在初步的企划当中,希望听听读者的意见,因此本周话题:


你们对行业内的什么数据感兴趣,亦或者说,您是动画、漫画等哪个领域的从业人员,有什么行业秘辛可以与其他读者朋友们共享的?


请参与讨论的朋友在本文下方留言,截止至下周五中午12点,我们将在参与讨论的留言评论中选出点赞数最高的那位朋友,送出一份神秘小礼物。


另外上周的话题趴空前火爆,获得点赞数最高的是这位名为赵河马的用户。学术趴再度心疼一秒。



其实留言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发言,过段时间学术趴会将前几期话题趴中的精彩留言集中整理一下,以专题的形式展示出来。也感谢所有留言的朋友,欢迎各位继续参与周末话题趴的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